在宏观层面,去产能首先关心的可能是需要去多少?虽然不少地方都已制定了目标,但这并不意味着真的存在先验的答案。治理产能过剩,肇始于GB5310高压锅炉管市场供需严重失衡,而治理市场供需失衡,控制产量是最终目标,去产能不过是控制产量的间接手段。预设可以实现市场均衡的产量目标,必须首先预测市场需求,但这类预测,多有失败。对于快速发展、屡次大起大落的中国经济,任何预测都需要极大的勇气。本世纪初对发电和GB5310高压锅炉管需求的预测失算、导致限制产能之后引发短缺的决策失误,人们还记忆犹新。即使对市场需求能估计得不太离谱,相应的供给侧产量可随之确定,与之匹配的产能却仍是未知数,因为GB5310高压锅炉管业同一标称产能,实际产量可以有相当的弹性,即使标称产能不变,一定范围内调整产量并非难事。
而且GB5310高压锅炉管有效产能的实际存量规模,恐怕神仙也说不清。更何况即使知道了总量,不同产能对应的品种结构、区域市场结构、需求动态变化等,又复杂无比。因此对于产量需多少、产能要多大、产能存量已有多少、还有可能增加多少、从而可以留下多少、由此断定应该去多少?即使有人声称能说得清楚并给出答案,也只能是拍脑袋的结果。去产能应该去多少,不是事先可以设定的指标,只可能是市场实际淘汰的结果,由市场决定、通过市场实现。凭拍脑袋的数字定指标、下任务,煤炭限制年生产276天引发的价格暴涨,殷鉴不远。
去产能应该去哪家,哪些产能和GB5310高压锅炉管厂必须退出市场?生死存亡的哈姆雷特式之问,更为敏感复杂、利益攸关。问题本来似乎简单,GB5310高压锅炉管厂缺乏竞争力、难以继续生存,主动退出市场本乃理性选择。GB5310高压锅炉管厂存在的价值在于能创造社会财富,其财务表现形式就是具备赢利能力,可以持续的经营现金流,也是GB5310高压锅炉管厂自身正常运转的基本需求。长期不能达到上述标准,理应淘汰。这是判定产能是否落后、GB5310高压锅炉管厂应否淘汰的唯一客观公正的标准,也是唯一现实可操作的标准。但十分诡异的是,不少经市场考核不合格、已经被市场解雇的GB5310高压锅炉管厂,仍然长期赖居岗位,是谓僵尸GB5310高压锅炉管厂。本世纪初提出GB5310高压锅炉管“淘汰落后”,所谓“落后”标准,就并非GB5310高压锅炉管厂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,而把工艺技术、产品档次、产能规模,设备类型、环保条件,纷纷当成划分产能是否落后、判定应不应该淘汰的标准。
业内人士都明白:GB5310高压锅炉管是传统产业,产量中普通产品始终占主要份额。被视为低档的建筑GB5310高压锅炉管,在国内占GB5310高压锅炉管市场近半壁江山,技术含量和市场地位之间,并不能简单划等号;GB5310高压锅炉管生产设备也没有绝对的先进和落后之分,用电炉还是转炉,要视资源条件、规模大小而定,不存在孰优孰劣,高炉也要根据资源、品种和市场半径选择,并非越大越好;质量和环保,则是管理和执法的范畴,不宜和产能简单刚性挂钩。如今世界各国的GB5310高压锅炉管厂,既有最新的技术,也有相当传统的工艺;既有巨无霸的装置,也有各色各样的中小型设备。
http://www.sdytt.com/